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新闻动态
发布人: 北京博能志愿公益基金会 发布时间: 2025-04-01
编者按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科研助理宋煜也来到了现场,他讲道:“在总结经验时要关注志愿者的成长与发展,可通过编写成长故事等方式加强这方面工作。因为在参与志愿服务过程中,大家对志愿服务的理解不断加深,对应急救援、医疗卫生、科普等不同领域志愿服务的认识和能力都有所提升。”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科研助理宋煜
i will 首席专家志愿者,中国社科院公共政策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杨团教授进行总结发言:“回顾过去五年,感慨诸多经历仍历历在目。指出 i will 志愿联合行动开创了中国专业志愿者通过在线服务,形成跨界、跨区、跨国甚至跨种族的规模化、整体性的、高效服务模式。此模式的创新要点在“万物互联”。与传统线下救援模式相比,具有快速响应度更快、联合行动的组织化程度更高,并且可复制可推广等的特点,与传统线下救援相比优势显著。
其创新机制包含三个方面:一是专业志愿者以线上联动线下的社会动员与社会再组织机制。它能发现和连接各类各方的供需,直接连接,涵盖正式与非正式组织和个人,从而能快速临时组建志愿者队伍直达目标并实现线上线下联系;二是多类主体各界跨界、跨地区、跨国的互动共促合作联合行动机制,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通过网络快速联动传递信息,促成合作;三是开放式自治型的专业志愿社群自组织机制,、包括行动机制、工作机制和培训机制。,虽然是为非正式组织,但却具有独特机制,表现为却行动力极强,号召力极强,一呼百应,既有民主又有集中。
i will志愿联合该行动。是以专业志愿者为主体,以满足突发事件中的社会需求为目标,在实践中形成的公益创新系统。,与正式组织形成鲜明对比,具有它以互联互助为特征、以社会需求为指向,的特征不是唯项目论、的特征不是唯技术论、的特征不是唯筹款论,而是让公益慈善的各类工具,项目、技术、筹款,都通过专业志愿服务,聚焦于满足突发事件中的社会需求。尤为体现了专业志愿服务供给在突发事件中的重要性,只有将各类专业志愿者连接起来形成联合行动社群,才能快速高效地达成目标。未来,需要拓展明确专业志愿者的“专业”概念,不仅限于三师、四师,而且要在方法和技术上下大功夫。要利用新科技开发快速互联网平台型等连接工具,同时深挖需求,探索平战结合下平时社区常态专业志愿工作的开展方式,以及对保护志愿者的情感和权益的保护方式。要同时,从需求出发建立 i will 志愿者联合行动专项基金,做好规划下一个五年规划,持续创新中国式的高效专业志愿者服务者高效服务模式。”
第二篇章
i will 志愿者联合行动志工委换届
翟雁老师介绍了民主化轮值自治机制与联合行动思考:i will 志愿者联合行动基于社会需求,是一个民主化、共建、集合影响力的共同体。其发展历经长期准备,从个人早期志愿经历,到北京惠泽人公益发展中心专业志愿服务培训,再到博能志愿公益基金会的成立,最终在 2020 年联合发起该行动。
在运作方面,注重平战结合,探索中台机制。中台是敏捷、灵活、易扩展且低成本运营的组织化结构,能快速响应社会需求。社会动员以需求为导向、志愿精神为驱动,平时要发展组织能力和专业服务,战时需高度统一指挥。
治理机制遵循社会价值优先、社会需要为本、民主自治的原则。通过共识、共情实现共治、共享,形成三级治理架构:一级是由所有志愿者构成的志工委大会,以及专家顾问委员会和主任委员会;二级是秘书处,领导四个执行部门,采用 “1+N”(一个执行秘书长加 N 个副秘书长)的轮值模式,志愿者每年投入 100 小时,五年一循环,遵循行动原则和服务成长原则。
安茹作了 i will 志愿者联合行动志工委 2023 - 2024 年工作汇报;
林丹公布 i will 志愿者联合行动主委会换届名单、志工委秘书处名单。
新一届志工委秘书处轮值秘书长李丹汇报 2025 年工作重点:一是建设三线N师志愿者队伍,实现平战结合,打造全国性志愿服务联合行动,确保灾难时能第一时间响应;二是建立定期分享机制,梳理、总结和沉淀志愿服务经验;三是提升志愿者服务管理标准化能力,完善项目策划、流程梳理、档案管理等工作;四是打造社会影响力和品牌,关注覆盖人群和传播路径;五是推进志愿者服务队伍建设,融入社区,通过 “牵引带帮创” 五字工作法形成常态化服务机制,梳理区域化志愿者队伍;六是构建公益爱心志愿服务体系和数字转型赋能系统,推动全民志愿;七是建立组织联动支持体系,多方位与企业对接,助力志愿服务可持续发展。李丹秘书长将带领团队在2025年迈向新篇章。
我们的特邀嘉宾卓明灾害信息服务中心创始人郝南分享了对过往志愿服务的感悟。他指出,纯粹自发的志愿行动无法有效组织资源,需不断探索试错,建立有效行动路径和方法。但人类在危机中成长代价大,难以从过去经验中学习有效内容,面对危机的志愿精神包含挖掘内心对抗危机的能量、寻找志同道合伙伴、找到有效组织方法和工具以及相信并实践创造未来。
随后,i will 志愿者联合行动志工委 2025 年新任秘书处专班第一副秘书长(阵地建设)姜艺琳、第二副秘书长(项目)吴甲坤、第三副秘书长(志愿者队伍)李艳玲、第四副秘书长(传播)颜昭娜分别进行宣讲,各部门骨干志愿者集体亮相。
i will 志工委秘书处新任轮值秘书长李丹进行会议总结。
此次年会为专业志愿服务搭建了交流平台,在志愿服务发展的关键节点,明确方向,凝聚力量,推动 i will 志愿者联合行动在专业志愿服务创新道路上不断前行,为构筑美好生活家园贡献更多力量。
撰稿:颜昭娜
一审:李丹
“西藏i will”项目合作伙伴名单
(截至2025年1月27日,持续更新)
如果你也想加入我们
有一条好消息请查收!
“西藏i will”持续招募志愿者,现在我们需要招募的岗位有调研专员、项目管理人员、数字化专业技术人员、新闻传播人员等。在此我们诚挚邀请社会各界热心人士及社会组织,志愿团队加入到我们“西藏i will行动”项目中来,为志愿服务贡献出自己的一份专业力量。
上一篇: 乔迁通知
© 版权所有 北京博能志愿公益基金会 京ICP备17010682号-1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外大街甲10号中认大厦3050 电话:13522799862 邮箱: admin@bonengchinaprobono.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