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志愿实践

志愿实践

志愿服务测量与评估 | 朱晓红:中国志愿服务发展指数(CVDI)十年测量之路

发布人: 北京博能志愿公益基金会 发布时间: 2024-09-01

前 言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推动公益慈善与志愿服务高质量发展,2023年12月23日,第三届志愿服务测量与评估暨中国志愿服务发展指数(CVDI)十年测量技术研讨会在北京举办。活动由北京惠泽人公益发展中心、北京博能志愿公益基金会和公益行业评估支持平台联合主办,并得到了慈善蓝皮书编委会和腾讯公益基金会的支持。

 【志愿服务测量与评估】专栏分享本次技术研讨会各位专家学者发言,希望能为中国志愿服务测量与评估提供思路,为中国志愿服务标准化建设贡献力量。

 

导 读

朱晓红为华北电力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教授,她代表中国志愿服务指数(CVDI)测量课题组在研讨会上介绍了CVDI十年测量的指标体系研制与测量、技术问题与挑战,以及持续优化思考。

 1.png

     “指数,就是要去测量、要做说明、要研究某一个事物它发展的相对变化的态势”,对于中国志愿服务而言,发展指数的测量指标有五个,分别为志愿者数量、志愿服务参与率、志愿服务组织的数量、志愿服务时长和志愿者贡献的价值。其中志愿者数量又分为注册、非注册、活跃,而贡献的价值是采用国际劳动组织(ILO)推荐的 “替代成本计算法”社会服务行业的平均雇员工资乘以时长进行计算。指数测量数据的来源具有多样性特征,涵盖不同平台、不同背景、不同主体的志愿服务组织,并与社会组织发展情况进行对比。

     志愿服务这十年发展势头迅猛,成效明显。中国志愿服务发展指数十年间平均增长率17.84%,志愿者总数增长2.27倍,志愿服务组织增长了57.53%,志愿服务时间增长4.31倍,志愿者贡献价值增长了5.20倍。在志愿成效方面,志愿服务参与率显著提升,志愿者素质与专业化服务水平均有提升;对于志愿者而言,参加志愿服务也“好处多多”有近六成志愿者表示自己的社会行动力和沟通、演讲与社交能力得到提升;对于服务对象而言,四年间有75.35%的服务对象认为自己的身心状态有改变。 

2.png3.png

 这十年,课题组在测量中不断借鉴国际经验,深入学习UNV和全球志愿服务技术会议的新观点、新视野,在与国际接轨的基础上,不断以国际化标准促进中国志愿服务的前行。同时,对志愿服务指数进行数次微调与修订,研究样本基本固定为分布在全国各地区的200家活动的志愿服务组织,并通过他们每年收集2-3万个志愿者的问卷数据。CVDI重点追踪活跃志愿服务组织及其活跃志愿者及其服务时间、服务项目和领域,并参照国际劳工组织(ILO)的《志愿服务测量指南》要求,测算出中国志愿服务的社会与经济价值。十年间,“中国志愿服务发展指数报告”已形成了反映中国志愿服务发展趋势和特征的风向标,逐步打造成为中国志愿服务的数据库 

目前,中国志愿服务指数测量面临的发展问题与挑战主要有:第一,指标体系的建构,需要大量的基础研究作为支撑,在当前我国现有相关理论基础研究尚不充分的条件下,如何确定关键指标及其权重?第二,就微观层面而言,如何对志愿者身份识别、志愿者工作变量的界定推导、志愿者从事工作的分类等测量指标划分得更加具体;第三,就社会学测量客观数据来说,如何使用数字化技术更加低成本有效地获得更加精准的数据;第四,就测量主体,志愿服务组织与志愿者对相关概念与行为的不同理解与规范答题等方面,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具体问题。 

4.png

朱晓红教授在汇报中详细介绍了数据的来源、测量方法、样本选择等流程,强调了团队在建构数据时的特色和经验。十年来,中国志愿服务指数测量课题组坚守专业志愿,无论是专家学者、项目团队还是研究助理等,在缺少资金支持的情况下,采用锁定志愿服务样本组织进行连续长期追踪测量,利用滚雪球等概率抽样方式和组织访谈、大数据相关性研究与对照等方法,绘制出中国志愿服务指数组织的发展图景。总体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活跃度提高,志愿者贡献的价值也显著增加。但当前在指数测量中也面临诸多问题,包括是否建构更全面的指标体系、如何对权重体系进行确定、数据来源实时更新的挑战及国际比较中的本土化等问题。在未来,需要解决包括指标体系、样本选择、误差处理、数字技术应用、国际化等一系列的挑战,根据专家和各方意见,持续完善中国志愿服务发展指数,提高志愿服务的测量与评估质量。

5.jpg


菠萝之家
微信公众号